行业背景 - 摩尔定律失效已成为既定事实,晶体管密度提升速度减缓,7纳米制程后算力提升面临瓶颈 [3] - AI发展导致算力需求每4-6个月翻一倍,传统电芯片难以满足需求 [3] - 行业尝试两条创新路线:存算一体(近存计算/存内计算)和非GPU架构(如流式计算/ASIC),但均未解决晶体管绝对算力问题 [3][4] 技术突破 - 曦智科技提出"光电混合算力"新范式,通过光芯片替代晶体管解决单位面积算力限制 [4] - 光计算核心优势:光运行无热量产生,突破登纳德缩放比例失效的量子隧穿效应 [5] - "曦智天枢"为全球首款支持商用复杂AI算法(如ResNet50)的光电混合计算卡,采用3D堆叠集成光芯片(600平方毫米)与电芯片 [7][8][9] - 光芯片集成4万个光子器件,矩阵尺寸128×128,计算延迟较GPU降低数十倍 [8][9] 产品细节 - 光芯片采用oMAC光子矩阵计算技术,通过光强度/相位模拟数字信号完成线性运算,能效优于电计算 [8][10] - 电芯片为自定义ASIC,专攻浮点运算,与光芯片通过硅通孔实现3D堆叠供电与控制 [8][9] - 提出等效光算力(EOPP)公式:峰值算力×输出精度×权重刷新频率,新一代产品EOPP值达84(提升4倍) [13][14] 商业化进展 - 已实现EDA系统优化、量化交易、银行安全识别三大场景落地 [14] - 配套软件生态支持PyTorch等框架,开发编译器及模拟器解决光计算精度量化问题 [12][13] - 布局oNOC(片内光互连)和oNET(片间光网络)技术,扩展多节点高带宽通信能力 [15][16] 行业意义 - 光计算被视为继电动车Roadster后的技术拐点,开启算力新时代 [1][6] - 曦智科技目标推动光计算商业化,解决AI算力底层限制问题 [4][16]
光计算芯片,Roadster时刻
半导体芯闻·2025-04-08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