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工作方案核心观点 - 推动南方五省(区)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集中式新能源可选择"报量报价"或"报量不报价"参与,分布式新能源通过聚合商聚合或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聚合单元原则上不超出同一220千伏变电站供电区域 [1][4][8] - 截至2025年,南方区域已有1464座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其中75%(1.1亿千瓦装机)参与现货市场,19%(2805万千瓦)采用"报量报价",56%(8237万千瓦)采用"报量不报价",剩余25%(3770万千瓦)未参与,分布式新能源暂未参与现货市场 [5][7] - 2025年6月起执行现货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目标在12月底前实现全网集中式新能源"报量报价"参与,广东试点分布式新能源以虚拟电厂形式参与,其余分布式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 [8][12][13] 集中式新能源参与路径 - 参与形式包括"报量报价"和"报量不报价":"报量报价"需申报功率预测曲线及报价信息,实时出清计划不超过超短期预测值;"报量不报价"仅需申报功率预测曲线,无需报价 [9][10] - 风电光伏项目并网后30日内未完成连续无故障试运行的,第31日起强制纳入现货市场,220kV及以上场站优先参与,广东已实现全量220kV及以上场站"报量报价"参与 [5][7][10] - 需优化110kV场站技术条件(AGC直控、建模能力)和弃电衔接机制,推动广东、广西全量110kV及以上场站"报量报价"参与 [11][13][20] 分布式新能源参与路径 - 参与方式包括聚合商聚合(需满足准入条件并报量报价)和作为价格接受者(按同类型电源市场价格结算),聚合单元不超出同一220千伏变电站供电区域 [10][21] - 2025年12月底前目标:广东分布式光伏15分钟功率采集能力达60%、预测准确率85%、可调可控率30%,全网分布式光伏50%具备15分钟采集能力 [21][22] - 虚拟电厂聚合模式需实现数据安全接入电网,具备"四可"能力(可测、可观、可控、可调),并与调度、交易系统打通,广东试点2025年底前完成 [22] 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 集中式新能源:6月前完成110kV场站建模出清方案,广西试点地调(百色、桂林、柳州)110kV场站"报量报价"参与,12月底前实现全网"报量报价"场站小机组模型自动挂接 [13][16][19] - 分布式新能源:6月前完成作为价格接受者的技术铺垫,12月底前完成规则修编和"四可"能力提升,广东试点虚拟电厂聚合建模 [21][22] - 系统优化:提升功率预测数据质量,开发"可发超短期"预测曲线,实现新能源AGC与现货系统闭环联动,动态调整出清出力下限至0-0.5范围 [24][26][30] 试点新能源场站清单 - 截至2025年12月30日,广东首批试点包括韶关、汕头等地53座110kV集中式场站(如福才风电、长来光伏等),总容量2805万千瓦,涉及粤水电、广州发展、华能等集团 [34][35][36] - 广西首批试点包括宾阳稻香里风电(100MW)、永福登云山风电(149.9MW)等55座220kV场站,涉及华润、国投、大唐等集团 [58][59]
南方电网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04-08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