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大市概况 - 2024年我国共有7个万亿消费城市,社零总额超万亿的分别是上海(1.79万亿元)、重庆(1.57万亿元)、北京(1.41万亿元)、广州(1.11万亿元)、深圳(1.06万亿元)、成都(1.03万亿元)和苏州(1.00万亿元)[1] - 社零总额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杭州[1] - 消费大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如重庆文旅、上海演艺、北京冰雪经济)和产业联动(如成渝双城经济圈)释放潜力[2][4][10] 重点城市消费策略 重庆 - 2024年社零总额增长3.6%,2025年目标增长5%,重点打造"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已建成286处特色消费场景带动商铺租金增长15%-20%[4][5] - 联动成都推出消费券互认、文旅一卡通,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776.5万人次,旅游收入52.69亿元[4][5] 上海 - 2024年社零总额同比下降3.1%,但规模仍居全国第一,演艺经济突出:全年演出5.7万场,门票收入51.7亿元[6][7] - 将举办"五五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乐高乐园开园(全球第11座),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8] 北京 - 2024年社零总额下降2.7%,但冰雪经济带动周边:崇礼接待游客495万人次(+17%),阿那亚清明假期38.62%游客来自京津[10][11] - 2024年工作重点包括提高养老金、发展银发经济/冰雪经济/赛事经济,目标打通京津冀消费堵点[11][12] 广州 - 2024年社零总额微增0.03%,但2025年前两月增长1.2%,重点打造5大世界级商圈和IP经济(电竞/动漫/游戏等二次元领域)[13][14] - 推出"食在广州嘉年华"等文旅IP活动,计划建设"超级IP首发地"[14] 其他城市亮点 - 成都:2024年乡村消费增速(4.1%)快于城镇(3.2%),前两月社零增长5.6%[17] - 深圳:提出2026年即时零售年销售额400亿元目标,规划500个前置仓,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19][20] - 武汉:樱花季推出100+活动,前两月社零增速7.4%,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激增56.4%[22][23] - 杭州:计划2027年社零突破9000亿元,发展首发经济/国潮品牌/智慧商圈[24][25] 消费趋势与区域协同 - 新兴消费领域:冰雪经济(北京)、IP经济(广州)、即时零售(深圳)、赏花经济(武汉)[10][14][19][22] - 区域协同案例:成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北京辐射崇礼/阿那亚,上海牵引长三角消费[5][11][8] - 差异化路径建议:避免同质化竞争(如成渝汽车/电子业),强化本地特色(成都休闲消费vs重庆工业旅游)[18]
七大万亿消费之城,购买力外溢带动区域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11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