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稳西荡!房地产筑底、消费破局、制造业突围:如何在全球经济动荡中重估中国资产?方三文对话邢自强,8000字,值得收藏!
雪球·2025-04-12 12:04

中国资产重估逻辑 - 中国资产价格与全球背离的三大原因:地缘政治担忧、科创能力被低估、低物价循环风险[5]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反衬中国经济稳定性,形成"东稳西荡"格局[6] - 中国产业链创新能力持续突破,如DeepSeek、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6] 房地产市场调整 - 中国房地产进入第4-5年调整期,参考国际经验或临近触底[9] - 中央政府拟通过专项债收购库存、防范房企违约等政策介入重组债务[10] - 未来市场将分化:一二线城市因人口流入更具韧性,四五线城市库存消化难度大[11] 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 中国产业链具备三大不可替代优势:工程师红利、全环节加工能力、规模效应[13] - 墨西哥等国的产业转移仅涉及简单装配环节,高附加值部分仍在中国[14] - 中国在11个主要出口门类(汽车/锂电/机器人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4] 消费与内需刺激 - 中国居民储蓄率高达32%,农民工群体达40%,反映社会保障不足[19] - 消费政策应从商品补贴转向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以释放需求并带动就业[22] - 消费率提升需配套社保改革,参考东亚经济体经验[19] 资产配置前景 - 港股及ADR中的新质生产力公司(互联网/AI)率先获得重估[29] - 配置需攻守兼备:科创板块与高分红防御性资产并重[30] - 先进制造业(智能汽车/新能源)将经历行业整合,最终涌现全球冠军企业[31] 经济结构转型 - 投资边际回报率下降,ICOR指标恶化至6单位投资换1单位GDP[8] - 制造业占GDP比例已较高,未来需减少重复建设,服务业占比将提升[31] - 财政政策从基建投资转向社会保障福利投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