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磅!中欧双方就电动车谈判开始接触,此前已就关税达成突破性共识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13 22:32

文章核心观点 中欧就电动汽车关税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将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关税,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欧洲本土化提速,重塑中欧产业合作格局,此次合作突破具有示范意义 [2][12][16] 分组1: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进展 - 4月13日下午,中欧双方团队已就电动车谈判开始接触,此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要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1] - 当地时间4月10日,欧盟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标志贸易争端实质性缓和 [2] - “设定最低价格”贸易策略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背后是双方长达半年的密集磋商 [3][4] 分组2:谈判背景与前期互动 - 2023年9月欧盟开启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10月开始征收为期五年正式关税,税率在19.9%至38.1%不等,后三次下调到17%至35.5%区间 [6] - 去年11月欧洲议会透露谈判曙光,今年4月8日王文涛与谢夫乔维奇视频会谈,4月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表态反对单边加征关税,多层级外交互动为谈判破冰奠定基础 [5] - 去年11月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曾透露双方接近取消加征关税解决方案,中方去年10月曾提出以不低于3万欧元价格出口提案换取豁免额外关税 [7][8] 分组3:近期会谈交流内容 - 4月8日视频会谈,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对等关税”等问题交换意见,王文涛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谢夫乔维奇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大,愿与中方加强合作 [8][9] - 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讨论市场准入问题,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10] - 4月11日桑切斯访华表示西班牙支持欧中关系稳定发展,反对单边加征关税,西班牙此前在相关表决时持否定态度 [10][11] 分组4: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布局 - 比亚迪考虑未来两年建第三家欧洲工厂,此前已宣布在匈牙利、土耳其建设生产基地和设施 [12] - 奇瑞与西班牙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接手巴塞罗那原日产工厂生产汽车,预计2027年产能达5万辆 [12] -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集团在西班牙建设大型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投资41亿欧元,2026年底开始生产,规划年产能50吉瓦时 [12] - 零跑汽车在Stellantis集团助力下进军欧洲,预计年产量15万辆,最早2026或2027年投产 [13] - 上汽集团决定在欧洲建厂,首选西班牙,目前各方仍在协商 [13] 分组5:各方态度与意义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欢迎中欧再次推进谈判,认为应减少国际贸易障碍 [15] - 分析人士指出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突破具有示范意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