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海湖庄园协议”是美国政府一厢情愿的幻想,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前提下,资本主义深层次矛盾难解决,单一消费中心国际贸易体系正解体,应减少旧制度结束冲击并重构贸易新秩序,中国有成为消费中心的生产力和制度优势 [34] 分组1:海湖庄园协议核心主旨 - 协议核心主旨一是处置美国庞大国债,二是化解特里芬悖论,更要紧的是后者 [4][5] 分组2:特里芬悖论相关 - 文章侧重于探讨特里芬悖论实质及化解方法,真正药方在马克思理论里,但因意识形态问题较少人去寻找 [5] - 特里芬悖论根源在于未用马克思范式思考,美国作为消费国需对其他国家征税权给庞大债务背书,实际通过军事、科技、货币优势替代,优势出现裂痕时悖论就会凸显 [28] 分组3: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 萨伊定律是分析起点,正常情况下供给创造需求,社会无过剩,但资本主义经济体存在过剩及战争 [8][9][10] -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工人工资低于均衡工资,引发产能过剩,分配问题阻止萨伊定律生效,产能过剩危机成必然 [11][12] - 凯恩斯提出利用公共部门作为剩余消耗中心帮助企业实现利润,但会导致公共部门无序扩张,资本主义问题转化为政府债务和通胀问题 [13][14][17] 分组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有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内生冲动,需公共部门将实际工资推回均衡工资,有创造冗余人员和政府补贴工人两种方式,分别对应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9] - 社会主义是闭环,无冗余阶层和大量过剩,现代资本主义将问题转化,导致政府债务、贫富差距和通胀问题频发 [20] 分组5:国际剩余和国际剩余的实现 - 可将封闭经济体场景扩大到全球,出口剩余价值到海外实现剩余价值,但会出现全球对手盘 [23][24] - 主权国家向消费国出口形成顺差,消费国积累贸易逆差,相当于单一国家情形里的公共部门,剩余会转化成公共部门债务 [25][26] 分组6:关于海湖庄园协议 - 从全球剩余价值实现角度看,特朗普关注美债市场和关税有其合理性,“海湖庄园协议”对美国是最优解,能解决美债问题并拿到征税权 [30][31] - 该协议在政治上幼稚,美国如今无资格征收顺差税 [32] 分组7:结束语 - 中国制造业比重超全球30%,特朗普政府企图绕开中国建立新贸易体系不现实,中国有成为消费中心的生产力和制度优势 [34] - 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维持优势有制度成本,中国制度为提高生产力服务,应从历史和伟大天才理论中汲取养分 [35][36]
最近热议的“特里芬悖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虎嗅APP·2025-04-13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