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建议聚焦特朗普面临的约束,把美国经济和美债利率作为预判贸易战走向和节奏的关键变量,预计美国中期选举前,中美经贸领域冲突全面蔓延到金融领域概率不大;4月国内政策以预防和试点为主,年中政策规模扩容;A股短期“筹码底”已现,4 - 5月或有科技主题型行情交易机会,三季度基本面预期或稳定,消费、先进制造和周期核心资产将占优,出现风格切换 [1] 应对特朗普不确定性 - 特朗普无严密计划,应聚焦其面临的约束而非揣测其目标愿景;其核心约束是中期选举,选民认知提前三个季度固化,至少三季度要推动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好转,此前关税等领域有不确定性,之后推动减税法案和降息刺激经济市场将成核心诉求 [3] 美国衰退风险跟踪 - 美国宏观和微观“硬数据”仍强,但衰退概率迅速提升;截至4月9日,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美国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 - 2.4%,净出口拖累4.73pcts,消费者支出贡献仅0.47pcts;美股科技和顺周期板块核心龙头公司核心经营指标2024年四季度加速占比55%,2025年一季度降至33%,4 - 5月业绩披露期指引可能密集下修,贸易战影响下美国“硬数据”恶化只是时间问题 [5] 经贸冲突蔓延及他国态度 - 美国对华非经贸领域施压可能有但落地概率不大,其他国家和地区无针对中国强烈动机;特朗普为缩减赤字推动减税法案需缓解美债付息压力,经贸冲突扩散到金融领域会加大美债抛售压力,民主党可能用债务上限问题制约减税法案落地;其他国家认为特朗普丢掉中期选举、权力被制衡可降低中长期不确定性,有能力打赢贸易战的只有中国,当前是中国提升与非美国家经贸关系战略机遇期 [7] 国内应对政策及节奏 - 预计4月第一轮政策以预防和试验为主,年中第二轮政策扩大规模;此轮政策更聚焦提振信心、社会保障和促进内需,包括降息降准、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等;政策设计和执行复杂,思路转向需时间,若年中美国和全球经济“硬数据”走弱,第二轮政策规模将放大 [9] A股市场见底情况 - 中央汇金等机构增持提振市场信心、缓解流动性风险、消化受迫性卖盘,A股至少已见“筹码底”;旅游、半导体等ETF 4月7日出现巨大向下跳空缺口后已补上,相关行业大概率率先完成筹码出清 [11] ETF市场变化及买入逻辑 - 本周主要宽基ETF净申购显著放量,上证50 + 沪深300 + 中证800净申购额1099.5亿元,周环比增加1073.2亿元,中证500 + 中证1000 + 中证200净申购额443.3亿元,周环比增加452.4亿元;汇金公司2024年末持有股票型ETF规模较年中报提升4600亿元,呈现长期持有特征;此次汇金等机构稳定市场有清晰指引,央行承诺必要时提供再贷款支持,汇金承诺买入结构更均衡,保证IC和IM期指流动性,激发市场抄底买盘 [13] 投资者仓位及A股资金面 - 活跃私募仓位连续四周下降后暂时企稳,截至4月4日当周样本活跃私募仓位80.7%,与前值持平,较年内高点回落4.6个百分点;样本公募基金截至4月9日当周净赎回率 - 0.51%,赎回力度边际减弱;海外跟踪中国的样本基金最近一周转为净流出,截至4月9日当周合计净流出15.6亿美元;A股融资买入额占总成交额比重从2月21日高点的10.8%降至4月8日的7.2%,为年内最低水平 [15] 后续市场演绎 - 筹码底已现,基本面预期底或在三季度;至少三季度前贸易战演化和关税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政策按需应对,内外需品种基本面不确定;4 - 5月或有交易型机会,自主可控和科技题材占优;三季度后若特朗普关注国内减税和刺激经济,全球宏观形势和基本面预期或更明朗,中国或推出更大力度政策,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是基于基本面逻辑配置的最佳窗口,看好消费、先进制造及周期核心资产 [17] 超跌主题二季度潜在催化 - AI模型端看点是多模态,应用/Agent端看点是MCP/A2A等底层协议扩散,端侧硬件看点是AI和AR眼镜,机器人端关注特斯拉三代Optimus,智驾和算力可能有新产品或资本开支催化 [19] 行业配置思路 - 短期关注有定价能力、不惧地缘扰动的自主可控公司,迎来创新周期和国内政策催化的创新药板块,有情绪和订单催化的军工板块,内需属性明确、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必选消费品种;长期来看,关税战加剧全球政经不确定性,各国可能在能源等领域冗余投资,中国制造业产能有望受益,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出海是趋势;4月11日美国更新税则豁免部分商品进口税率,苹果链和英伟达链或迎来修复 [21]
策略聚焦|贸易战应对10问
中信证券研究·2025-04-13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