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中金点睛·2025-04-14 07:39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单日下跌13.2%,创21世纪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科技指数大跌17.2%,创2014年底构建以来最大跌幅 [1] - 随后四个交易日港股反弹,但恒生指数上周整体跌幅仍达8.5%,为2018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MSCI中国、恒生科技与恒生国企分别下跌8.1%、7.8%与7.4% [1] - 行业层面,可选消费(-10.7%)、媒体娱乐(-10.4%)及保险(-10.1%)领跌,必需消费(+0.4%)逆势上涨,房地产(-1.2%)与电信服务(-2.5%)相对抗压 [1] 估值与情绪 - 恒指风险溢价从6.6%骤升至8.2%,接近2018年底贸易摩擦时期高点7.7%,对应恒指点位20,500点 [5][6]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P/E从3月中旬19.1x回落至14.0x,低于过去3年均值,科技股估值显现吸引力 [6] - AH溢价从前期低点128%快速升至142%,港股相对A股估值优势扩大至近10% [6][10] 盈利与政策影响 - 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达165%,港股2025年盈利增速或从4-5%降至负增长,极端情形下下调幅度可达10-15个百分点 [12] - 内需政策对冲力度是关键变量,广义财政脉冲变化及政治局会议定调需密切关注 [14][16] - 当前关税水平已进入"非理性"阶段,市场可能对关税数字逐步"脱敏",转向关注增长实质影响 [9]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创350亿港元纪录,年内累计流入5,813亿港元,日均流入量达去年2.5倍 [17] - 海外主动资金加速流出,EPFR口径最近一周净流出6.9亿美元,为前一周3倍,长线外资回流进程或延后 [19] - 全球外资对中资股配置比例降至6.5%,低配1.2ppt,继续大幅流出压力可控 [19][22] 配置建议 - 基准情形下恒指对应20,500点(风险溢价7.7%),积极情形可重回23,000-24,000点(情绪修复+政策对冲) [24] - 科技板块(动态P/E 14.0x)与分红资产(AH溢价142%)为配置主线,内需顺周期板块需观察财政发力 [6][24] - 出口敞口较大的家电、电子设备、海运等行业需警惕关税升级风险 [24] 中概股风险 - 潜在金融制裁风险包括:纳入美国限制名单、征收资本利得税、剔除MSCI指数等,但主要大型中资股已通过港股双重上市规避退市风险 [20] - 仅在美上市的小市值公司(如金融壹账通、涂鸦智能等)受退市影响较大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