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投资价值分析 核心逻辑 - 中国创新药出海优势凸显:2020年License-out交易额仅110亿美元,2024年1-10月达76笔交易总金额突破511亿美元,交易结构升级至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平台[7][8] - 关税政策影响较小:创新药盈利模式为"前期授权费+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属知识产权交易,不涉及HS编码关税问题[11] - 政策环境改善:2023年下半年以来集采规则优化(引入备供企业机制)、医疗反腐常态化、创新药支持政策加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12][13] 财务与估值 - 营收增长:头部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显著,百济神州(+55%)、信达生物(+51.8%)、荣昌生物(+58.9%)[14][15] - 估值低位: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 27.1倍(2021年以来16.1%分位数),市净率2.0倍(2021年以来27.6%分位数),低于半导体(142.5倍PE)等成长板块[16] - 个股估值:百济神州PS-TTM 6.5倍(2021年以来10.1%分位数),信达生物7.7倍(17.8%分位数)[17] 市场交易情况 - 成交活跃度不足:2024年前3月港股医药板块成交占比仅3.1%-3.3%,低于2023年平均水平[18] - 南向资金配置:医药板块超配比例2.15%(2023年以来39.2%分位数),增持幅度弱于硬件和半导体[23] 全球资金动向 - A/H股外资流动:本周(4月3-9日)H股主动外资流出0.93亿美元(较上周扩大),被动外资流出0.28亿美元[26] - 南向资金偏好:本周净买入822亿港元,主要流向阿里巴巴-W(142.36亿港元)、腾讯控股(122.26亿港元)[28] - 美股资金:主动资金流出124.2亿美元(较上周13.9亿美元扩大),被动资金流入392.4亿美元[33] - 其他市场:日本市场资金流出16.2亿美元(结束连续七周净流入),黄金获16.4亿美元净流入[36][38]
【广发策略刘晨明&许向真】港股创新药风口渐近——港股创新药基本面、估值、流动性一览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2025-04-14 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