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行业核心观点 - 增材制造技术通过逐层叠加材料方式实现复杂结构制造,具有缩短研发周期、高效成形复杂结构、材料利用率高等优势 [3][15] - 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2023年约20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362亿美元,CAGR 21.8% [9][36] - 中国3D打印市场2022年规模约320亿元,预计2024年达415亿元 [9][36] - 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和消费电子是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占比均超13% [9][37] - 苹果积极布局3D打印技术,探索应用于Apple Watch和折叠机等产品 [54][58] 增材制造技术特点 - 技术原理与传统减材制造相反,通过激光束/热熔喷嘴逐层堆积粉末/树脂材料 [3][14] - 主要优势包括: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材料利用率超95%,实现一体化轻量化设计 [15][13] - 金属3D打印技术成熟度最高,SLM和SLS是主流工艺,占工业应用60%以上 [17][22] - 技术瓶颈在于材料种类有限,核心器件如激光器/振镜仍依赖进口 [18][5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市场2012-2022年CAGR达23%,预计2025年经济效益达2000-5000亿美元 [36] - 中国市场规模增速超30%,工业级应用占比65-70% [36][37] - 航空航天领域2024年规模41亿美元,2029年预计82亿美元 [65] - 汽车领域2024年规模33.6亿美元,2034年预计256.1亿美元 [66] 下游应用场景 消费电子 - 适用于折叠屏铰链、手表中框等精密件,OPPO Find N5采用金属3D打印铰链减重30% [58] - 苹果招聘增材制造专家,探索Apple Watch Ultra和折叠机中框应用 [54][58] 航空航天 - 实现复杂构件一体化成形,Relativity Space火箭零件从10万减至1000个 [65] - C919采用3D打印发动机喷油嘴、钛合金窗框等关键部件 [65] 汽车工业 - 实现轻量化制造,铝合金部件减重40%以上 [66] - 快速成型技术缩短研发周期60%,降低模具成本80% [66] 产业链与公司 - 设备厂商占据主导地位,EOS、3D Systems为国际龙头 [39] - 国内厂商铂力特、华曙高科市场份额分别达4.9%、6.6% [43] - 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激光器/振镜价格下降30-50% [46][50] 技术降本路径 - 钛合金粉末价格从600元/kg降至300元/kg以下 [50] - 六激光设备生产效率较双光提升2.7倍,厂房利用率提高200% [51] - 90μm层厚工艺比30μm效率提升400% [51] - 光束整形技术使打印速度达高斯光斑3倍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