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行业的库存周期
雪球·2025-04-23 14:14

白酒行业库存周期本质 - 白酒库存周期由供给刚性、需求弹性、渠道博弈、政策调控等多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处于主动去库后期,预计2025年末进入补库阶段[2] - 供给端高端白酒生产周期长(3-5年陈酿),产能释放滞后,如泸州老窖半成品酒库存从2018年46.96亿元增至2024年123亿元[3] - 需求端呈现节日驱动特征(春节中秋占销量30%-40%),高端酒兼具投资属性,如2024年飞天茅台批价稳定在2900元,而次高端酒鬼酒内参价格倒挂(出厂价1050元 vs 市场价680元)[4] 库存周期阶段与历史规律 - 2010年以来行业经历六轮完整周期,补库阶段(2009-2012、2016-2019、2021-2023)与去库阶段(2013-2015、2019-2021、2023末至今)交替[7] - 当前处于主动去库阶段,预计2025年末结束,此轮周期呈现时间长、振幅小特点,因行业成熟度提升和宏观经济放缓[7] 价格带分化表现 - 高端白酒(800元以上)库存周转天数低于6个月,茅台市场价2230元高于出厂价1169元,通过控量保价(如减少公斤装投放)维持优势[9] - 次高端白酒(300-800元)2024年积压率达25%,酒鬼酒等品牌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超400天,普遍存在价格倒挂[10] - 地产酒(300元以下)依赖区域市场,今世缘通过宴席渠道(国缘四开增长)实现逆势增长,而洋河海之蓝等产品负增长[11] 政策与宏观经济影响 - 2025年消费税改革或使企业税负增10%-20%,中小酒企面临成本上升与价格倒挂双重压力,头部企业可通过提价或数字化转嫁[13] - 经济增速5%背景下消费分层加剧,300元以下价格带增速达10%(如迎驾贡酒洞藏系列),高端商务场景占比收缩至40%[14][15] - Z世代白酒消费占比仅12%,偏好低度酒与健康化产品,倒逼企业推出小瓶装、联名款等创新[16] 行业集中度与竞争格局 - 2024年CR6达86.24%,茅台、五粮液通过数字化(库存周转压缩至15天)和供应链优化巩固优势,规上酒企数量降至963家[18] - 区域酒企通过宴席深耕(今世缘)或大众价格带扩张(迎驾贡酒洞6)突围,但300元以上产品竞争力不足[19] 未来趋势与企业策略 - 2025年下半年库存或见底,高端酒率先补库,次高端滞后1-2季度,头部企业通过量减价增(茅台1935放量)和国际化(海外收入目标15%)扩张[21] - 企业策略包括控量保价(五粮液普五控量)、渠道创新(直播占比38%)、产品升级(茅台二十四节气酒)[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