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战后美联储第一期《褐皮书》有何特点?将产生什么潜在影响?|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2025-04-24 20:00

本次褐皮书的核心特点 - 报告提及“关税”达107次,是上一期的两倍多,远超特朗普第一任期51次的峰值,同时提及“不确定性”89次,显示政策对企业信心冲击极大[3] - 多个地区经济前景因关税不确定性而“显著恶化”,企业普遍采取缩短定价周期、加收关税附加费等临时措施应对成本压力[3] - 消费者行为出现扭曲,表现为赶在关税涨价前抢购汽车和非耐用品,但非汽车类消费整体萎缩,国际游客数量锐减[3] - 就业市场出现分化,政府职位及依赖财政的机构裁员,私营企业招聘放缓甚至酝酿裁员,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缩减联邦开支的影响[3] 褐皮书揭示的潜在经济影响 - 多数企业计划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叠加供应链波动,美国短期通胀压力难以缓解[4] - 制造业活动停滞、能源与农业仅微弱增长,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而推迟投资,经济活力受到抑制[6] - 消费者需承受涨价压力,企业面临成本与需求的双重挤压,政策不确定性可能长期削弱经济韧性[6] 褐皮书揭示的潜在政策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甚至考虑“解雇”,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加剧金融市场波动[4]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罕见声援鲍威尔,凸显国际社会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美国经济恶化可能拖累全球贸易与资本市场信心[6] - 美东时间2025年5月6日至7日的FOMC会议将成为观察政策走向的关键窗口[6] 当前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宣布加征“对等关税”,按其他国家对其设置的贸易壁垒税率的50%征收,中国34%、欧盟20%、越南46%等[8] - 特朗普政府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关税,其中一个选项是将中国商品关税整体降至50%—65%,另一分级方案是对非战略性商品征35%关税,战略性商品征至少100%关税[8] - 在关税博弈期间,美债、美股、美元多数时间走低,而中国资本市场则持续走稳、上扬,因大国博弈下需要强大资本市场吸引外资并提振国内消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