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伊朗会是第二个阿萨德政权下的叙利亚吗?
虎嗅APP·2025-06-15 11:38

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行动 - 以色列于6月13日出动超过200架次战斗机,发射了300枚以上的空射弹道导弹和滑翔炸弹,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多个目标实施空袭 [1][3] - 空袭目标包括伊朗高级军官和核科学家住所、战略导弹基地以及哈马丹和纳坦兹铀浓缩设施等数十个关键目标,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员损失 [1][2] - 以色列空军使用F-15I和F-16I战斗机在伊拉克上空发射"岩石"和"麻雀"空射弹道导弹,并出动隐身战机深入伊朗境内实施轰炸 [3] 伊朗遭受的军事与领导层损失 - 伊朗指挥层基本瘫痪,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少将、空天部队司令阿米拉利·哈吉扎德在内的多名高级指挥官和核科学家死亡 [2] - 大不里士的导弹生产厂和弹道导弹基地遭到大规模打击,纳坦兹铀浓缩设施地面发电站和仓库严重受损,重建工作预计将以年计 [2][3] - 伊朗防空体系无法有效拦截以色列的空射弹道导弹,其系统主要针对低空亚音速巡航导弹,仅有少量S-300PMU1和"信仰-373"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 [4] 伊朗核威慑政策的失效 - 以色列轰炸核设施标志着伊朗"赛核弹"威慑政策失效,该政策长期展示核武能力但未进行实际引爆以作为筹码 [5] - 与成功发展为核大国的朝鲜相比,伊朗在核威慑领域未能迈出实质性一步,成为字面意义上的"黔驴" [6] - 伊朗曾展示过内爆式原子弹构造并进行过"两弹结合"试验,但缺乏持续斗争决心导致核威慑能力落后 [5][6] 伊朗面临的经济基础问题 - 伊朗经济改革失败,前领导人莱西在2023年通过引进被标注为"落后产能"的电力设备和铁路设备试图解决国内基建问题,但后续发展受挫 [8][9] - 莱西时代曾借助国际高油价改善财政状况,拜登政府一度为伊朗解冻62亿美元资金,但中东地区持续战争导致加码制裁,支付渠道断裂 [9] - 当前伊朗自由派呼吁经济私有化,政府主张将财政从非生产性领域转移到国内生产领域,并攻击革命卫队产业的腐败问题 [10][11] 伊朗未来的组织与政治挑战 - 伊朗在军事斗争和组织手段上暴露拙劣,其松弛的警戒状态和文恬武嬉的作风导致在袭击中遭受重大损失 [4] - 伊朗人均GDP不到6000美元,其复杂的意识形态熔炉将面临新一轮人心思变,但伊斯兰民主政体的议会制和票选制度可能用于释放民间怒气 [11][12] - 对外行动失败与经济改革失败双重压力下,革命卫队正在思考放弃经济特权,国家结局被描述为"黯淡"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