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两年全职爸爸后,我抑郁了
36氪·2025-06-14 21:30
全职爸爸的育儿困境 - 90后全职爸爸王珉因全职带娃一年多出现抑郁症状 包括失眠暴瘦30斤 情绪崩溃 甚至产生暴力冲动[4] - 带娃工作强度极高 需处理洗奶瓶 换尿布 哄睡等重复性劳动 每天睡眠仅几小时 导致记忆力下降[12][14] - 男性在育儿中存在显著信息差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会自然成长 实际需要处理肠胀气 辅食添加等专业育儿知识[10] 职业与收入变化 - 王珉原为宠物行业中层管理者 月入2万 离职后收入骤降至月均三四千 主要靠炒股和自媒体维持[18] - 全职带娃导致社交割裂 原工作应酬和培训带来的社会价值感完全消失[18] - 猎聘2022年报告显示37.76%男性愿意成为全职爸爸 反映社会观念正在转变[5] 婚姻关系影响 - 因育儿分工问题频繁争吵 妻子对带娃艰辛缺乏理解 最终导致离婚[19][21] - 离婚后双方反思分工模式 男方擅长理性消费和体力劳动 女方精于服饰搭配和饮食营养 形成互补[27][28] - 关系改善后呈现"离婚不离家"状态 妻子开始主动提供情绪价值[28] 社会认知差异 - 男性带娃在早教中心获得赞扬 但在小区社交中遭遇隔离 难以与其他家长深入交流[22] - 社交媒体育儿内容创作成为经济来源 同时揭示女性全职妈妈面临更严峻的经济和情感困境[30] - 二胎意愿出现性别分化 妻子认为带娃轻松想要二胎 丈夫坚决拒绝[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