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石敲钟,与刘靖康复盘创业十年
虎嗅APP·2025-06-14 17:26

公司发展历程 - 影石Insta360由90后创始人刘靖康于2014年创立,初期聚焦全景相机研发,团队多为南大同学,月薪仅1500元 [6][40] - 2016年凭借消费级产品Nano在美国CES一炮而红,实现"day1全球化"战略,避开国内低价竞争 [9][10] - 2024年营收达55.7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65.25%,2025年Q1首次反超GoPro成为运动相机赛道第二 [26][36] - 2025年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突破700亿元,募资19.38亿元,股价较发行价上涨285% [36][41]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核心产品线包括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连续六年第一)、运动相机(2025年Q1营收超GoPro)、视频会议摄像头及手机云台 [23][26][29] - 研发费率长期保持13%以上,已布局三项未公开的世界级原创项目 [31][127] - 2024年Ace Pro二代因起雾问题召回,后通过AI升级实现徕卡色彩效果,逆袭成增长最快产品线 [69][72] - 珠海生产基地和深圳研发中心强化全栈能力,注重软硬协同与AI应用(如AI剪辑、场景理解) [132][133] 竞争战略 - 差异化竞争:面对大疆降价策略(如云台从900元降至700元),坚持不跟随价格战,通过创新创造增量市场 [29][86][98] - 学习标杆:早期借鉴GoPro产品理念,后期研究大疆的供应链降本(如芯片平台化定制)与组织力 [26][89][93] - 生态布局:应对供应链"二选一"压力,培育有潜力的中小供应商共同成长 [101][115] - 升维思考:从产品竞争转向组织竞争(IPD改革)、人才竞争(轮岗制)和文化竞争 [115][116][117] 组织与文化 - 提出"员工发展第一、客户价值第二、股东回报第三"的反共识理念,通过人才稀缺性培养(如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力 [103][106] - 企业文化强调"Think Bold"(始于敢想),通过创意活动(减重大赛、中秋全息礼盒)激发创造力 [10][12][15] - 学习华为IPD流程,授权中高层决策,建立纠错机制(如质量过程管理) [74][76][77] - 人才激励采用"小胜即庆"策略,设置远期目标(如销售额超对手则涨薪3000元)凝聚团队 [79][80] 长期愿景 - 目标成为"百年老店",参考索尼、任天堂模式,通过周期性业务切换(如影像→AI)构建能力栈 [23][122][124] - 探索AI与影像结合的新交互方式(如自然语言Agent),重构产品体验 [135][136] - 坚持"创造市场"而非争夺存量,终极目标是推出改变世界的原创产品 [125][136] 行业洞察 - 中国硬件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如手机产业链溢出)和全球化策略(Youtube红利)快速崛起 [67][68] - 国内市场竞争强度远超国际,需在效率之外构建组织、生态等深层竞争力 [112][113] - AI技术变革将重塑影像行业,数据应用与软硬协同成为关键壁垒 [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