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张鹏对谈李广密:Agent 的真问题与真机会,究竟藏在哪里?
Founder Park·2025-06-14 10:32

Agent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成为Agent技术加速发展关键年,DeepSeek、GPT-4o和Claude 3.5等推动大模型边界扩展,但行业焦点转向具备自我调度能力的智能体[1] - Agent成为继大模型后全球科技圈最快形成共识的风口,巨头战略重构与创业赛道跟进同步进行,但多数产品陷入"用老需求套新技术"的困境[2] - 行业面临核心挑战:底层设施缺位(可控运行环境/记忆系统/上下文感知/工具调用)制约Agent从演示走向实用[2] 技术路径与产品形态 - 通用Agent领域最佳实践是"模型即Agent"(Model as Agent),如GPT-4o整合LLM/上下文/工具使用/环境等组件端到端训练[14] - 垂直领域Agent分为ToB前台(如HappyRobot的物流电话Agent)和后台(AI for Science多智能体系统)两类[15][16] - Coding Agent发展路径:从Cursor的Copilot(Tab键补全90%准确率)逐步演进至后台异步运行的完整Agent形态[19][22] AGI发展关键领域 - 编程(Coding)被视为通往AGI的"价值高地":数据干净闭环可验证,可能占据大模型产业90%价值[24][47] - 数字世界优先实现AGI的逻辑:端到端软件开发能力是基础,未来两年Agent或能完成人类在数字设备上的所有操作[25] - 评估Agent核心指标:任务完成率+成功率(行业及格线50%)、成本效率(计算/时间成本)、用户粘性(DAU/MAU/留存)[30] 商业模式创新 - 收费模式演进:从基于成本定价→按动作收费(如物流电话单次几毛钱)→按工作流收费→按结果付费→未来可能按Agent本身付费[37][42] - 市场渗透策略变化:自下而上(如Cursor)替代传统SaaS销售模式,医疗领域OpenEvidence通过医生群体切入再植入商业广告[35] - 价值捕获方向:Coding可能服务全球3000万程序员后,通过"氛围编程"拓展至5亿平民开发者,激发应用软件大爆发[47][48] 基础设施需求 - 环境(Environment)构成最大挑战:需要虚拟机/沙盒(如E2B)保障安全执行,专用浏览器(如Browserbase)支持信息检索[56][59] - 上下文系统关键组件:信息检索(MemGPT)、工具发现平台、记忆管理系统[62] - 未来基础设施规模:万亿级Agent任务执行将重构云计算,机器搜索需求或达人类搜索量的50倍(日万亿次)[61] 未来技术演进 - 多模态大一统:理解与生成能力一体化将打开产品想象力,模型持续遵循Scaling Law和"思维链"双范式[63] - 自主学习突破:AI通过在线任务体验提升能力,进入"经验的时代",记忆系统完善将显著提升产品粘性[64] - 交互方式革新:从文字输入转向"永远在线"的异步交互,形成人机新型协作关系(Human on/in the loop)[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