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SC-V,已成气候
半导体芯闻·2025-06-13 17:41

RISC-V架构的行业影响 - RISC-V架构提供了逐步推进所需的灵活性,支持缓慢迁移而非跨越巨大技术鸿沟 [1] - 计算机架构和软件发展仍沿袭80年前处理器轨迹,行业对传统技术存在路径依赖 [1] - 编程范式迁移耗时数十年,直到NVIDIA开发CUDA后才实现大规模并行处理应用开发 [1] RISC-V应用进展 - RISC-V国际CEO指出该架构已从嵌入式微控制器扩展到各类产品,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2] - NVIDIA预计2024年GPU中RISC-V核心出货量达10亿个 [2] - Meta在AI加速器卡中采用RISC-V,欧盟资助其HPC和汽车项目 [2] - 新思科技数据显示RISC-V已实现近30种不同类型功能,包括GPU协处理器角色 [2] 行业采纳挑战 - 汽车行业因开放式架构特性对责任归属存在顾虑,但成本优势推动关注度提升 [2] - 需要建立完整生态系统,包括开发工具和配套软件支持 [2] - 反对观点认为RISC-V在AI领域与传统控制CPU相比无显著技术优势 [3] AI领域的潜力 - RISC-V可通过特定领域架构支持AI演进,适应快速变化的模型需求 [4] - 架构自由度允许在同一集群部署差异化核心,支持自定义指令集开发 [4] - 原生执行能力可减少30%的数据传输时间损耗,提升加速器效率 [4] - 支持多种矩阵加速方法,适应从边缘AI到加速器卡等不同场景 [4] 技术灵活性优势 - 允许在不违反ISA规范前提下定制硬件,优化特定数据类型处理 [5] - 微架构设计可优化数据流组织,解决AI计算中的大规模数据传输挑战 [5] - 适应CNN/RNN/LSTM等多样化模型需求,支持未来新型数据类型扩展 [5] 生态系统建设 - 成为Yocto项目白金会员,推动嵌入式Linux领域应用 [7] - 谷歌将RISC-V列为Android开发一级技术,Red Hat推出REL开发者预览版 [7] - 欧洲DARE项目计划投入2.6-2.8亿欧元开发RISC-V芯片 [7] 发展前景 - 虽非完美解决方案,但提供可行的技术演进路径 [9] - 开放社区模式有助于快速定义未来需求,降低创新风险 [10] - 渐进式发展策略使生态系统能够同步成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