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与志愿填报机构对决,谁更懂你的未来?
晚点LatePost·2025-06-13 15:14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每年约1300万考生面临志愿填报信息不对称问题,仅2%能接触专业志愿专家[1] - 传统填报方式依赖经验与运气,存在资源有限、信息孤岛等痛点[1] - 新高考政策使志愿填报数量从30-40个增至近百个,决策复杂度成倍上升[4] 夸克的技术解决方案 - 搭建覆盖2900所高校、1600个专业的知识库,整合分数线、就业等数据[2] - 基于大模型推出"高考深度搜索""志愿报告""智能选志愿"三大核心功能[2] - 通过12项兴趣偏好输入,生成包含"冲稳保"梯度的个性化志愿方案[2] - 算力扩容至去年100倍,单份报告需5-10分钟推理,消耗算力相当于万次搜索[9] 大模型技术突破 - 在通义大模型基座上构建多阶段训练范式,标注数百位专家决策思路[5] - 建立"模拟填报→专家反馈→策略评分"闭环优化机制[6] - 处理上万条专家推理链,覆盖全国差异化知识[6] - 实现从规则筛选到模型推理的范式跃迁,具备结构化决策能力[7] 市场覆盖与用户画像 - 累计服务超1.2亿考生和家长,去年辅助3000万用户填报志愿[4][9] - 50%用户来自三四五线城市,填补基层信息鸿沟[9] - 高考AI搜索使用量突破1亿次,产品免费策略降低使用门槛[9] 行业变革意义 - 技术将传统依赖少数专家的超额红利转化为普惠服务[3] - 解决志愿填报场景中信息缺口和个体差异难题[4] -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达1450万,技术价值将更凸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