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自曝完整技术:60分钟不间断打工,我们的机器人如何做到?
量子位·2025-06-13 13:07
机器人技术进展 - Figure 02机器人展示60分钟未剪辑的物流分拣视频,显示其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表现[1] - 机器人能够灵活处理多种形态包裹,包括硬纸盒、聚乙烯袋、信封等可折叠或弯曲物品[10] - 通过即时调整抓取策略,机器人可对不同形态包裹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如双手翻转纸盒或单手轻捏信封边缘[13] 技术性能提升 - 通过扩展高质量演示数据集和改进Helix神经网络架构,机器人工作稳定性和性能显著提升[7] - 包裹平均处理速度达到4.05秒,吞吐量提高58%,条形码识别成功率从88.2%升至94.4%[17] - 引入视觉记忆、状态历史和力反馈模块,使机器人具备时间背景感和环境适应能力[20][22][28] 系统功能特点 - 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从演示中学习自适应行为如拍打塑料包装抚平条形码[15] - 采用端到端学习模型,可实现人机自然交互,无需单独程序即可识别人类交接物品的意图[31] - 新策略使条形码识别成功率提升至94%,处理时间降至4.05秒,精度保持在92%以上[30] 行业应用前景 - 技术改进使机器人系统更加灵巧可靠,接近人类水平的工作速度和准确性[19] - 机器人参与物流工作引发行业对效率和成本优势的关注[37] - 仿人型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引发关于外形设计与效率关系的讨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