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北京景点「摆摊」拍照的年轻人,月入2万元?
36氪·2025-06-12 07:48

文旅消费新趋势 - 景点商拍热潮兴起,游客偏好单张或数张打卡照片并分享至社交平台,被称为"悦己消费"或"情绪消费" [5] - 2023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活跃度增强,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受年轻人青睐 [12] - 北京鼓楼、什刹海等地标成为社交媒体"流量密码","所见即所得"服务模式契合年轻人时间敏感度 [16] 从业者画像与转型 - 街头摄影师多为年轻人转型,包括前工程师、体能教练、销售、地产经纪人等,部分从电焊工等职业转换 [5][20] - 典型案例:00后陈新从月薪7000元的体能教练转行,五个月后平均月入2万元 [10] - 前工艺工程师李诚因厌恶工厂束缚转行,街头摄影日收入波动大(200-2000元/天),但享受自由与社交属性 [11][12] 商业模式与消费行为 - 收费模式灵活:单张10-20元,套餐如"买五送一",部分提供便携电脑修图增值服务 [14] - 客户以年轻女性为主,选片量差异大(1-60张),消费动机包括社交分享与情绪价值满足 [14][16] - 行业呈现季节性波动:2023年商拍需求旺盛,2024年部分区域竞争加剧导致单客选片量下降 [19] 行业挑战与动态 - 景区管理趋严:部分景点禁止商业拍摄或要求报备,摄影师简化工具应对 [21] - 收入受淡旺季影响显著,职业保障缺失(如社保缴纳率低),低价竞争与技术更新构成压力 [23] - 灵活就业属性突出:直接创造摄影师岗位,间接带动设备供应商、平台运营等产业链 [23] 社会经济影响 - 催生新型就业岗位如驻点摄影师、陪拍向导,契合年轻人工作生活平衡需求 [23] - 促进城市经济与文化传播,案例显示兼职摄影师单日收入可达800元 [24] - 反映消费升级趋势:从功能消费转向符号消费,体验经济爆发推动服务细分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