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建忠:大模型技术创新驱动的 AI 生态和应用演进
AI科技大本营·2025-04-24 11:39

AI发展阶段与生物智能演化对比 - AI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940年代符号主义起步[4]、2012-2018年感知AI(如AlexNet突破)[4]、2018-2024年生成式AI(如GPT-1.0和ChatGPT)[4]、2024-2030年AI智能体(强化学习驱动)[4]、2030年后物理AI(具身智能)[4] - 生物智能演化对应:5.5亿年前线虫大脑诞生[7]、5.4亿年前三叶虫视觉出现[8]、5000年前人类文字发明[8]、16-17世纪科学革命[9] - 两者均呈现"大脑→视觉→语言→推理"的加速发展路径,语言是智能跃迁核心[9][10] 自然语言在智能中的核心地位 - 人类文明因文字出现而腾飞,AI领域OpenAI押注自然语言路线,通过大模型实现智能突破[12] - Anthropic研究反驳统计学派:大模型内部存在规划逻辑(非简单概率输出)、跨语言泛化能力、语言映射共享概念区域(如"苹果"的抽象概念)[13][14][15] - 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认为"语言是对人类智能的压缩",与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点一致[19] 大模型技术范式演进 - 三阶段划分:预训练(知识灌输)、后训练(价值观对齐)构成"快思考",推理(逻辑思维)构成"慢思考"[21] - Scaling Law持续有效:预训练受限于语料瓶颈,但强化学习(如OpenAI o1和DeepSeek-R1)通过合成数据推动新增长曲线[23] - 推理模型成为主流范式,DeepSeek-R1开源方案推动行业转向强化学习[19][21] AI应用生态与模态演进 - 生成式AI(AIGC)与AI智能体并行发展:前者提供情绪价值(toC娱乐),后者提供成就价值(toB效率)[25] - 内容模态遵循"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路径,AI降低创作门槛(博客时代作者比例1%,短视频时代37.5%)[27] - 智能体五大能力:规划(推理驱动)、工具调用(MCP协议)、协作(A2A协议)、记忆、行动[28][31][33] Agent平台与协议生态 - MCP协议连接大模型与传统软件(结构化数据/中心化架构),A2A协议实现Agent间协作(自然语言/去中心化)[33][34] - Agent平台将成为大模型厂商竞争焦点,需整合MCP和A2A协议以链接传统服务与多Agent协作[35][37][38] - 传统软件需重构为"面向智能体+自然语言交互+消除割裂"的三要素,否则面临淘汰[42] AGI发展路径与组织协作 - OpenAI定义AGI五阶段:聊天机器人→推理者→智能体→创新者→组织者[45][50] - 强化学习推动AI从"人类数据时代"(知识回声)到"经验数据时代"(突破边界)[47][49] - 高阶智能体现为组织协作,未来或出现大规模Agent协作网络(如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编码等角色Agent化)[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