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 核心观点:中国金融体系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推动高质量资本项目开放,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以支持企业全球化布局 [3][4] - 关键举措:方案包含18条措施,涵盖跨境结算效率提升、汇率避险服务优化、融资服务强化、保险保障完善及综合金融服务五大领域 [4] - 数据支持: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47%;3月人民币跨境交易使用率达54.3%,美元结算占比降至41.4%(2018年为70%以上) [3] 企业跨境金融需求变化 - 需求升级:企业对外投资从单一贸易转向产业链布局和多区域协同,推动人民币贸易融资及跨境投资快速发展 [3] - 痛点解决:通过再贴现窗口缓解美元流动性压抑,推广全功能资金池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拨,降低时间与资金成本 [4] - 风险管理:增加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种类,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并配套财政补贴 [4] 离岸人民币市场挑战 - 风险积累:中美利差背景下,离岸人民币资产面临汇率与市场风险,持有成本及汇兑风险上升 [4] - 外部压力:美国关税战可能导致美元政策不确定性,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 [4] 金融体系制度变革方向 - 内生稳定锚: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过法律约束权力裁量权以提升人民币汇率稳定性 [5] - 汇率市场化:扩大有管理浮动汇率范围,以市场主体风险管控能力为临界条件 [5] - 工具完善:加快外汇市场开放,推出外汇期货、期权、远期等衍生工具及信用违约互换(CDS) [5] - 资本项目改革:推进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打通在/离岸金融市场 [5] 全球化战略支持 - 长期目标:通过制度变革拓宽跨境金融服务边界,降低企业全球化布局成本并提升效率 [6] - 核心逻辑:信任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是支持其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 [6]
跨境金融服务: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一财经·2025-04-25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