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2024年没完成返投
投资界·2025-01-17 15:28
政府引导基金与返投现状 - 截至2023年中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086只,目标规模12.19万亿元,已认缴规模7.13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国有LP出资占比达81.2% [5] - 政府引导基金成为人民币基金募资主要来源,返投成为VC/PE核心任务,头部机构亦无法回避返投要求 [5] - 返投认定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投入、总部搬迁、设立区域中心等,部分地方政府要求"返投前置"即储备项目先行 [5] 返投执行困境 - 约30%投资机构能实现返投目标,部分基金因返投不达标导致call款失败或募资夭折 [3][10] - 政府LP更倾向"招大引强"项目,初创企业难以满足快速产生税收的要求,返投认定标准动态变化增加执行难度 [5] - 企业为满足返投出现多城市分散布局现象,如总部、研发、生产分属不同城市,造成效率浪费 [8] 行业影响与变形 - 返投导致投资决策非市场化,机构优先考虑出资地而非产业链配套,降低子基金预期收益 [7][8] - 99%企业接受返投现实,"迁址轮"融资现象兴起,但非一线城市产业集群难以支撑大量返投需求 [8] - 部分机构为完成考核出现购置厂房、协助政府指标等非投资行为,基金董事长称"做好太不容易" [7] 政策松绑趋势 - 2024年国办文件明确鼓励取消注册地限制及降低返投比例,深圳拟对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要求 [9][10] - 部分地方政府已将返投比例从2-3倍降至1-1.5倍,并扩大认定口径,但细则落地仍需时间 [10] - 行业呼吁建立国家级母基金减轻地方压力,建议跨区域返投互认以优化资源配置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