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开始了
投资界·2024-12-27 15:33
国资基金容错机制 - 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试行办法》,旨在解决"不敢投""不愿投"问题 [2] - 明确不以单一项目亏损作为基金或管理人负面评价依据,建立分层分类长周期考核体系 [6][11] - 规定5种尽职免责情形:基金整体效益良好但少数项目亏损、落实国家战略项目亏损、技术研发阶段项目亏损、政策环境突变导致亏损、不可抗力导致亏损 [9][10][15][11] 考核评价体系创新 - 将基金绩效评价分为国资功能、基金运营、财务回报三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基金差异化设置指标权重 [11][16] - 战略投资基金重点考核重大战略落实(权重≥50%),产业投资基金侧重主责主业服务(权重≥40%),财务投资基金聚焦投资收益 [16] - 按基金生命周期阶段调整考核指标,投资期首年及清算期基金可免考核,专项通道基金不单独评价 [11] 全国国资容错探索动态 - 国务院6月发文要求改革政府创投基金考核机制,强调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14] - 成都高新区设置政策性基金容亏率30%-80%,市场化基金容亏率20% [17] - 广东明确国有天使/创投基金考核不以保值增值为主要指标,湖北出台10种免责情形清单 [1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国资LP占VC/PE资金超80%,但风险厌恶导致GP传导压力至企业,引发回购对赌纠纷 [20] - 政府引导基金面临审计压力,容错机制需平衡创新投资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21] - 行业呼吁更高层面出台配套实施细则,上海《试行办法》具标杆意义但落实仍存挑战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