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南亚转欧美的“路也断了”,国产仪器出海还有机会吗?
仪器信息网·2025-04-28 17:05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出海现状与趋势 - 中国科学仪器出口规模从2019到2023年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42.7亿美元(约307亿人民币),但包含外资在华生产再出口部分,国产品牌实际出口金额更低 [3] - 2024年国产仪器厂商出海步伐加快,在俄罗斯ANALITIKA EXPO、日本JASIS、迪拜ARAB LAB等全球知名展会中表现活跃,东南亚、俄罗斯、中东、北美、非洲等地市场拓展显著 [6] - 出海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主因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且全球化布局可打开更广阔成长空间,海外市场对中国仪器认可度逐步提升 [7] 2025年出海新机遇 - 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科研基础设施完善带来需求增长,叠加"一带一路"政策支持及当地外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出海门槛 [8] - 全球绿色转型推动新能源检测、碳监测、环境分析仪器需求爆发,半导体、新型污染物检测(如全氟化合物)领域成为重点机会,色谱、质谱类产品受益 [9] 出海核心挑战 - 技术差距与品牌认知度不足:欧美老牌企业在高端技术、产品稳定性及品牌声誉上占据优势,国产仪器需通过本地化营销、标杆案例积累逐步建立信任 [11] - 关税壁垒削弱竞争力: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北美40%份额市场受影响,越南转口欧美策略失效),直接冲击中国高端仪器价格优势 [12] 行业战略升级方向 - 需从产品出海向技术出海、品牌出海、服务出海转型,从廉价产品转向高附加值、智能化产品,优化出海轨迹 [13] - ACCSI2025产业盛会将聚焦半导体检测、测序仪市场突围、IVD企业出海策略等议题,探讨技术适配、生态共建与品牌升维路径 [14][15][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