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核心危机与行业现状 - 公司深陷艺人流失、业绩下滑与转型困局的多重危机,香港影视行业整体萎缩[3][4] - 2024年营收仅33.23亿港元,较2014年峰值57.73亿港元缩水超40%,连续7年累计亏损34.84亿港元[4][9] - 头部艺人加速离巢,过去5年至少7位"视帝/视后"出走,导致核心人才断层[7] 艺人管理问题与收入矛盾 - 老牌演员公开控诉收入微薄,包薪制下艺人议价权薄弱,部分基层演员转行摆摊或开网约车[5] - 内部派系斗争被形容为"山头文化严重",管理层回应称需接受行业现实[5] - 采用"部头合约"留人效果有限,子公司邵氏合作模式亦未能阻止人才外流[7] 财务表现与成本削减 - 广告收入从2014年39.98亿港元峰值持续下滑至2020年10.76亿港元,2024年市场份额回升至83%但市场规模萎缩[11] - 2023-2024年总营运成本累计减少10.23亿港元,合约艺人及职员数量两年下降约30%(从3496人减至2982人)[11] - 2024年EBITDA转正至2.95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39%,市值不足15亿港元[11][12] 电商转型与直播业务困境 - 2021年耗资2亿港元收购士多集团,2022年电商收入同比增262%至8.6亿港元,但2024年收入暴跌74%至1.27亿港元并亏损3364万港元[14] - 内地直播首秀GMV达2350万元,2023年总GMV超5.7亿元,但2024年未披露数据且流量锐减至单场4-30万人次[14][22] - 合并电商平台导致9400万港元资产撇销,包括8500万港元商誉减值[14] 行业结构性挑战 - 数字媒体冲击下传统电视广告价值持续稀释,香港零售环境恶化加剧转型难度[11][14] - 直播带货市场饱和,缺乏供应链优势与稳定主播团队导致TVB难以维持竞争力[22] - 合拍剧成为2024年内地收入主要增长点,但未扭转整体业务颓势[14]
当演员不如洗碗工?TVB七年连亏35亿港元,大批头部艺人离巢 |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