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
第一财经·2025-05-01 11:27

协和医学院的历史与现状 - 协和医学院早期采用美国1910年后的医学教育模式,曾取得显著成就,如1920-1930年代在药理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世界领先研究 [6][10] - 2000年后协和医学院面临教授凋零、毕业生大量出国不归的问题,导致"老协和"传统在医学院部分已荡然无存 [6][7] - 协和医学院近三四十年形成近亲繁殖问题,内部提拔老师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成为发展阻碍 [4][11][13] 王辰教授的贡献与改革 - 王辰教授在协和医学院推动4+4教育改革,打破清华大学对招生的垄断,从全国优秀高校招生 [8] - 改革使协和医学院更接近美国模式,不固定前四年学校和专业,适应交叉学科需求 [16][18][26] - 王辰教授面临协和内部的强烈抵抗,部分源于"协和老大"的无理态度,但他是当时唯一符合条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人选 [5][8] 4+4教育模式的合理性 - 协和医学院的4+4模式历史悠久,早期为燕京大学生物系4年+协和医学4年,后调整为北大、清华生物系+协和 [16][18] - 该模式与美国医学教育体系一致,8年毕业后还需临床培训,形成自洽完备的培养体系 [16][19][24] - 4+4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执行中需要严格任人唯贤,不能因个别事件否定整个培养体制 [7][17][20] 协和医学院与其他院校对比 - 北大清华在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已超越协和医学院,后者从遥遥领先变为相对落后 [14][21] - 北大清华获得资助后积极改革,摒弃近亲繁殖,而协和在这方面远落后于这两所高校 [13] - 北大生命科学学科教师质量远超协和医学院,多数协和教师达不到北大助理教授标准 [21][22] 协和医学院面临的挑战 - 经费和空间长期紧缺,近年才解决,导致招聘困难和近亲繁殖 [11][12] - 内部文化问题阻碍发展,需要长期坚持任人唯贤的改革 [13][17] - 外界因素如其他院校和科学院的进步,使协和相对优势减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