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核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于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共分五编1188条 [4][6] -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至6月13日,为期45日 [4] -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系统工程 [6] 总则编 - 总则编规定生态环境领域重要法律原则和基础性制度,分为9章143条 [7][8] - 第四章规定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生态环境基准和监测制度 [8] - 第五章规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评价 [8] - 第六章规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机制 [8] - 第七章规定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 [8] 污染防治编 - 污染防治编系统整合现行污染防治法律,分为9个分编525条 [9][10] - 第二至第九分编分别规定大气、水、海洋、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及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11] - 各分编均包含"一般规定"和针对特定污染源的专项防治章节 [11] 生态保护编 - 生态保护编突出系统保护理念,分为7章265条 [12][13] - 内容涵盖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物种保护、重要地理单元保护等 [13] - 新增生态退化的预防和治理、生态修复等规定 [13] 绿色低碳发展编 - 绿色低碳发展编聚焦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领域,分为4章113条 [14][15] -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制度 [15]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 - 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分为3章142条,包括"通则""罚则""附则" [16][17] - 对现行法律责任规定进行整合优化,全面严格合理设置法律责任 [17]
“最严格、最严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仪器信息网·2025-05-07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