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海购的兴衰历程 - 考拉海购最初以"网易考拉"命名,由网易CEO丁磊亲自站台,2015年在跨境电商领域迅速崛起[10][20] - 2019年阿里以20亿美元(约140亿元人民币)收购考拉,当时其市场份额达27.7%,为行业第一[11][12][20] - 被收购后考拉经历深度改造,从独立平台转变为天猫国际的辅助角色,最终陷入停摆状态[6][13][14][16] - 2022年成为垂直电商"谢幕之年",考拉APP页面清空、应用商店下架、官网无法访问[6][27] 阿里收购后的整合策略 - 收购后考拉团队不足2000人,两年内业务团队从400余人收缩至不足20人[34][38] - 原有管理层大换血,六名核心成员中四名来自阿里空降[37] - 供应链、物流等核心资源逐步融入天猫国际体系,独立物流部门在收购当年双十二后并入菜鸟[14][45] - 考拉转向"小而美"定位,专注年轻化与自营特色,为天猫国际让出大众市场[40][48] 会员电商模式的探索与失败 - 2020年8月阿里将考拉升级为首个会员电商平台,试图打造中国第一会员电商[22][23] - 但会员制未能成为独立商业模式,与淘宝88VIP等"货架在前,会员在后"模式存在本质差异[29] - 2021年考拉市场份额已从27.1%滑落至22.4%,此后持续下滑[49] - 垂直电商获客成本高、经营效率低的固有缺陷导致模式难以为继[28][30] 阿里并购战略的特点 - 注重战略协同,将被收购企业深度整合至生态体系,如优酷专注剧集综艺放弃音乐游戏内容[54][56] - 采取"全盘吸收"整合方式,导致被收购产品失去独立发展空间[58] - 典型案例包括天天动听7个月关停、虾米音乐市场份额从21.9%下滑至退出市场[60] - 通过收购考拉,阿里跨境进口电商市占率突破50%,最终整合至天猫国际达40%份额[12][68] 自营电商模式的战略选择 - 考拉作为重资产自营电商承受巨大成本压力,网易电商净利率从41%骤降至9.6%[63] - 阿里对自营业务持谨慎态度,2023年关闭对标京东自营的"猫享"项目[65] - 如今天猫国际以平台模式为主,自营仅作辅助补充[66] - 考拉核心价值已转化为天猫国际持续领跑的重要支撑[69]
收购时豪掷百亿,放弃时静默无言,阿里为何“不救”考拉海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