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脱维亚人,20多岁实现财务自由,又在中国干出一个IPO
创业邦·2025-05-15 11:11

公司概况 - 英矽智能是一家生成式AI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通过自建AI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已产生超过20个IND阶段及临床阶段的管线 [2]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在中国上海浦东设有药物研发中心,并在波士顿设立业务中心进行全球化布局 [8][10][11] - 创始人Alex Zhavoronkov拥有生物技术和AI交叉背景,2014年在美国创立公司,2019年将总部迁至香港并转型为AI驱动的创新药企 [5][7][8]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采用AI+Biotech模式,通过Pharma.AI平台识别新药物靶点、设计候选药物并优化临床开发,实现药物发现节省70%-90%时间,临床前研究节省50%-80%时间,临床研究节省50%-60%时间 [13] - 已对外授权3条管线(ISM3091、ISM5043和一条未公开管线),合约总价值超20亿美元 [18] - 正在拓展Pharma.AI平台应用场景至新材料、农业、营养产品和兽医药物等领域 [18] 融资与资本支持 - 2025年完成1亿美元E轮融资后估值超13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2][10] - 获得多元化资本支持,包括华平投资(持股10.03%)、淡马锡(持股5.42%)、启明创投(持股5%)等机构,其中淡马锡累计投资4次,华平投资和启明创投各投资3次 [13][16][17] - 产业资本如药明康德、复星医药不仅提供资金,还带来业务合作,例如与复星医药合作开发4个药物发现项目 [1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015万、5118万和8583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8%,毛利率从63%提升至90% [17] - 收入超90%来自管线药物开发授权,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约5% [17]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7818万、9734万和9190万美元,2024年研发开支占营收比例达107% [18]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与晶泰科技形成差异化竞争:英矽智能采用AI+Biotech重资产模式自研管线,晶泰科技采用AI+CRO轻资产模式提供服务 [22] - 中国AI制药赛道持续升温,2023-2024年融资额从24亿元增至58亿元,2025年前期已发生15起融资总额近20亿元 [21] - 公司13条管线中8条进入临床阶段,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ISM001-055进展最快,已完成中国2a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全球首款AI全程参与的上市药物 [10][13] 发展挑战 - 行业仍处早期阶段,临床成功率需进一步验证,同时多条管线并行开发可能导致资源分散 [3][23]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90%,最大客户收入占比超50% [18] - 尚未实现盈利,2022-2024年经调整亏损分别为8373万、8551万和2610万美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