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AI旅行,翻车了
创业邦·2025-05-16 11:12
AI旅游行业现状 - 用户对AI旅行产品的使用呈现组合式特点 常结合chatbot类 传统OTA大厂类 通用型AI产品和旅行垂类产品进行规划[6][7] - 仅有少部分用户完全依赖AI规划行程 多数仍保持半信半疑态度 常需结合人工定制师意见[7][8] - 产品可用性显著提升 体现在信息整合 可视化地图生成 旅伴管理等功能 但可靠性仍存不足[8][12][14] 市场竞争格局 - AI旅游领域已出现明显整合趋势 Layla收购Roam Around Mindtrip收购Thatch等案例显示行业加速整合[17] - 传统OTA巨头对AI持保守态度 Airbnb和Booking高层均表示对AI旅游规划前景持观望态度[21][22] - 创业公司面临资源挑战 在用户数据积累和上游资源方面与传统OTA存在差距[20] 创业者特征 - AI旅游创业者背景多元 包括科技大厂人才 连续创业者和行业专家[23][24] - 创业者普遍具有旅游行业背景或热情 遵循应用层创新特征 注重场景痛点挖掘[24] - 商业化路径分化 部分选择B2B解决方案快速变现 部分坚持社区优先策略[25][26] 产品分类 - chatbot类:包括chatGPT 豆包 DeepSeek等通用聊天机器人[6] - 传统OTA大厂类:如Booking Expedia 飞猪 马蜂窝等平台内置AI功能[6] - 通用型AI产品:包括搜索类(夸克 秘塔)和Agent类(Manus 扣子空间)[6] - 旅行垂类产品:国内有圆周旅迹 指北旅行等 国外有Wanderboat Mindtrip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