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创业历程与低谷应对 - 首次创业三色公司因缺乏经验失败,及时止损退出[6] - 金山时期主导"盘古"办公套件销量远低于预期,通过站店销售找到产品与市场脱节问题[6][12] - 卓越网因错过互联网和电商风口失败,促使形成"顺势而为"商业哲学[6][12] - 2015年小米手机供应链危机导致销量下滑,通过雷军亲自接管研发和供应链实现逆转[7][8][13] - 资本市场低谷期股价从17港元跌至8港元,投资者质疑倒逼管理升级[8] 小米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一季度小米手机重返中国市场第一,汽车业务开局强势[9] - SU7首年交付量达20万辆,创造车新势力纪录[13] - 事故前产能不足是主要困境,订单量远超预期[14] - 采用雷军个人IP+极致性价比+粉丝经济的传统打法快速起势[18] SU7事故影响分析 - 安徽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引发行业对智驾安全性的全面反思[4][9] - 事故后雷军缺席重要行业活动,内部价值观大赛讲话承认面临"最艰难时期"[4][9] - 舆论风向突变导致形象落差,前期树立的标杆效应反噬[9] - 暴露汽车工业安全要求与消费电子营销逻辑的本质冲突[18] 危机应对与战略调整 - 内部召开系列会议聚焦系统性解决方案,强调超越用户预期[16][17] - 需从"互联网速度"转向"制造业精度",加大研发验证投入[18] - 计划弱化创始人标签,推动组织去中心化重构[18][19] - 5月底将发布自主研发手机SoC芯片玄戒O1强化技术标签[18]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已成熟,小米入场时机精准[3][13] - 三星从手机供应链主导方转为汽车领域追赶者,掌门人主动拜访小米[13] - 行业竞争焦点从营销转向安全和技术积累[9][18]
雷军,撞上「最艰难」时刻
创业邦·2025-05-16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