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星们,要被“假带货”玩坏了
创业邦·2025-05-19 07:55

AI拟声技术滥用现象 - AI技术被大规模用于伪造名人声音进行商业欺诈,包括全红婵、张文宏、古天乐、雷军等公众人物被仿冒带货[3][7] - 最低仅需1元即可在二手平台购买"声音克隆工具包",200元可定制明星AI配音,50元可克隆素人声音[7][10] - 技术门槛极低,仅需采集少量声音样本即可在几秒内完成克隆,应用商店相关App下载量最高超千万次[14] 行业影响与商业模式 - 短视频平台成为重灾区,仿冒账号利用综艺片段作为原材料,通过AI修改字幕和配音批量生产虚假带货视频[10] - 形成灰色产业链,商家通过AI伪造明星代言低成本引流起号,规避正规代言费用[10] - 涉事店铺多为2024年新注册账号,商品存在资质不明、厂商不清等问题,宣传素材高度雷同[11] 技术应用现状 - AI拟声技术已从娱乐用途(如"AI孙燕姿"翻唱)演变为商业欺诈工具[7] - 普通用户可通过198元会员服务生成任意内容的出镜口播视频,无需提供声音授权证明[14] - 社交平台存在超过4万条AI合成明星声音教程,二手交易平台克隆服务低至10元以内[15] 法律与社会应对 - 北京互联网法院2024年4月宣判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明确自然人声音权益保护范围[15] - 9月1日将上线"白名单制度"规范AI作品,但水印提示的实际效果存疑[15] - 专家建议需提高社会对真实性的鉴别能力,立法防止技术滥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