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建成全国民营企业最佳栖息地?武汉准备这么干
第一财经·2025-05-19 19:58

民营经济政策与武汉发展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武汉发布"民营经济政策20条",提出10年培育领军型"根企业"目标 [1] - 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达102.5万家(同比+18.5%),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中民企占比超70% [3] - 武汉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列副省级城市第9,连续3年进位 [3] "根企业"培育战略 - "根企业"定义为具有源头创新、生态引领和长期成长性的企业,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 [5] - 政策从创新、人才、融资等6方面提出20条举措,目标将武汉建成民营企业最佳栖息地 [1] - 东湖高新区构建"链主引领+平台赋能+生态集聚"模式,建设化合物半导体等四大产业创新街区 [6]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创新提出人才评价"不问出身问企业",对符合标准研发人才优先纳入"武汉英才"计划 [7] - 提供房租减免政策:博士后3年免缴、博士2年、硕士1年、大学生7折,外地毕业生15天免费住宿 [7] - 开展"头雁"领军人才训练营,通过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能力 [7] 创新驱动发展 - 引导民营企业布局AI、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及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9] - 武汉安湃光电研发3.2T光芯片可缩短大模型训练周期50%,降低智算中心功耗30% [9] - 政府基金"容亏60%"支持创新,江夏区已设立26支子基金(总规模726.71亿元) [10][11] 金融支持体系 - 2024年武汉民企贷款余额8204亿元(较2021年+2375亿元),年均增速12.13% [14] - 洪山区创新"先投后股"机制,允许种子期项目投资损失率80%,首期规模2亿元 [15] - 政府引导基金在天使/种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16] 产业与资本协同 - 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直投18个项目(4.395亿元),兑现惠企奖补4.7亿元 [11] - 洪山产业基金累计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超11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0.5% [15] - 推动政府采购向民企创新产品倾斜,开放数字化转型等应用场景 [16] 民营经济成效 - 武汉民营制造业50强入围门槛15.28亿元(同比+27.97%),为2018年的3倍 [17] - 全市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0%,3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占79.3% [11] - 近年武汉境内外上市企业26家,其中25家为民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