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券商、剑指巨子生物,华熙生物“左右开弓”为哪般?
行业竞争与券商研报争议 -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9家券商研报关于"透明质酸过时论"的观点,认为这些报告存在误导性结论,并已向证监会举报[1][3] - 被点名券商包括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等,其研报普遍认为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活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透明质酸[4] - 华熙生物强调透明质酸在国际研究中的科学价值,并获两大行业协会支持发布行业生态倡议书[5][9] 资本市场表现对比 - 华熙生物股价从历史高点313.1元跌至52.61元,市值蒸发超1200亿元,累计跌幅83.2%[2][10][11] - "玻尿酸三巨头"中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股价较峰值分别下跌83.2%、73.62%、70.4%[10][11]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巨子生物港股上市以来累计上涨220.92%,市值达875.5亿港元;锦波生物北交所上市后股价创新高577.5元[12] 企业经营与战略调整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占比从72.45%峰值降至47.92%[14] - 公司启动组织变革,董事长直接管理品牌部门,设立竞争情报部,并开展反腐整顿[16] - 2022年以2.33亿元收购益而康进军胶原蛋白领域,但该子公司2024年亏损564万元[1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预计以44.9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达585.7亿元[9] - 透明质酸全球市场中华熙生物2021年销量占比44%,但面临产能过剩挑战[9][18] - 专家认为两种材料将形成差异化竞争,胶原蛋白在医美领域增速领先但难以完全替代透明质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