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行业陷入"内卷式价格战",2024年超200款车型参与,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1-8月全行业直接损失1380亿元,产业链整体利润率跌破3% [1] - 价格战导致企业亏损、品质下滑、售后体系崩塌,部分车企"卖一辆亏一辆",破坏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信任 [1][2] - 电动车产业整体面临盈利困境,多家企业电动车业务亏损,资本已获利离场,产业链上游因价格战被迫压缩成本 [2] - 部分车企为追求销量夸大技术参数,利用"黑公关"攻击对手,智能驾驶和续航宣传与实际数据差异大,引发集体投诉 [4]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 - 车企强制要求供应商降价,拖欠货款长达一年,供应商生存环境恶化 [2] - 产品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部分车型价格从22-23万元降至12-13万元,质量无法保证 [2] - "0公里二手车"乱象普遍,三四千家经销商造假粉饰销量,消费者购车后资产快速缩水且售后无保障 [3] 长城汽车的应对策略 - 拒绝参与价格战,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2024年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0.46万元),毛利率19.51%(同比+1.36个百分点) [8] - 长期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具备横置9DCT、纵置9AT/9HAT变速器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亚洲最大碰撞试验室(投入5.1亿元,假人总价值1亿元) [8] - 全动力布局新能源领域,探索混动、氢能等技术,通过"森林生态"体系实现电池(蜂巢能源)、混动(柠檬混动DHT)、氢能(未势能源)、智驾(毫末智行)全链条垂直整合 [9] 行业转型方向 - 呼吁行业摆脱资本裹挟,回归价值本质,建立规则标准打击不正当竞争 [4] - 强调研发投入需平衡智能化与底层技术,避免资源错配 [4] - 提出从"规模泡沫"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长期主义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