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的落地难题、应用案例和生产率悖论
腾讯研究院·2025-05-27 16:06

AI企业应用现状 - AI的2C应用渗透率已达39.6%(美国居民生成式AI),但企业应用仍处早期阶段,模型厂商侧重技术炫耀而非落地场景[2] - A股上市公司提及AI的企业数量从2020年172家增至2023年超1200家,但占比不足20%;美国AI企业采用率仅5.4%,欧盟平均13.5%(各国区间3.1%-27.6%)[2] 行业应用差异与信息密度 - 信息密度高的行业AI应用更深入:A股计算机行业70%企业提及AI(超250家),电子/通信/传媒/银行紧随其后;超半数行业提及比例不足10%,煤炭行业零提及[4][5] - 美国信息业AI采用率最高(18.1%),专业/科学/技术服务超10%,农林牧渔最低(1.4%)[8][9] 典型应用领域案例 - 编程:谷歌30%新代码由AI生成,微软20%-30%;YC孵化器25%初创公司代码库95%为AI生成,Python进展显著于C++[11] - 广告:腾讯AI广告点击率从1%提升至3%;全球生成式AI广告支出2026年将达500亿美元(占数字广告6%)[14][16] - 客服对话:Klarna AI助手处理三分之二客服对话(230万次/月),效率提升5.5倍(11分钟→2分钟);医疗领域Abridge估值27.5亿美元,部署超100个卫生系统[17] 传统行业转型挑战 - 基础不佳:全球85%IT支出未上云,数据孤岛普遍[19] - 精度不高:大模型平均幻觉率6.7%(最高29.9%),工业模型需96%以上准确率[20] - 软硬不调:中国SaaS占比仅12.7%(全球60%),IaaS占比74.2%[20] - 考核与组织:IT部门产出难量化,转型需一把手推动[21][22] 通用技术的生产率悖论 - 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均经历数十年滞后才显著提升生产率(蒸汽机100年、发电机90年、计算机40年)[24][26] - 当前AI未扭转美国劳动生产率下滑趋势(2024Q1下降0.8%),或处于"播种阶段"[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