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GRAPH 2025 | CLR-Wire:曲线框可生成?可交互?深大VCC带你见证魔法
机器之心·2025-05-28 16:09
深圳大学黄惠团队独立推出 CLR-Wire:连续潜空间驱动的三维曲线框生成方法,首次实现了将复杂的三维曲线框结构统一编码到连续的潜空间中,解决了传统方 法难以同时有效捕捉线框几何和拓扑信息的难题。这一创新技术能够实现复杂三维结构的高效生成与平滑插值,在工业设计、三维重建及内容创作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实际应用前景。第一作者为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 (VCC) 博士研究生马雪奇,合作者刘奕林、高天龙、黄期瑞均为 VCC 研究生。CLR-Wire 相关代码已 全面开源,欢迎大家试用和建议。 在计算机图形学的世界里,当我们谈论三维线框插补时,我们在讨论些什么? 或许,是如何让一个圆柱平滑地演变为一个精致的碟状结构;或许,是如何巧妙地将一个醒酒器无缝过渡为圆润的花瓶;甚至,是如何从一栋带有屋顶的建筑 物,逐渐变化为简单明朗的方形结构,以及诸如漏斗或盘状结构之间的自由形态过渡。 该工作提出了 CLR-Wire,首先,通过多层交叉注意力将神经参数化曲线及其离散拓扑关系联合编码为定长潜向量,并借助变分自编码器构建连续的潜空间分布; 随后,采用流匹配方法实现从高斯噪声到完整线框的生成,并支持无条件生成以及基于点云、图像的条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