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傅盛:Agent杀死了传统图形界面
创业邦·2025-05-30 11:34

大模型竞争格局 - DeepSeek-R1模型上线彻底改变国内大模型竞争格局,开源、低成本特性迫使"大模型六小虎"调整策略甚至放弃基础模型研发[5] - 基础大模型已如水电般普及,未来领域将只剩少数玩家,应用公司将成为主流[5][11] - 顶级大模型能力差别在3~6个月之间,模型更新速度极快导致技术优势难以持续[15] 创业策略与商业模式 - 创业公司应聚焦场景优先和数据为王,而非迷信通用大模型[4] - 大模型本身缺乏商业模式,初创公司难以长期坚持,除非像OpenAI获得特殊支持[13] - DeepSeek并非典型创业公司,其母公司幻方具备充足资金、数据和算力支持[14] 应用开发趋势 - 用户体验成为最核心指标,应用开发者应更关注用户需求而非底层技术[16] - 开发范式转向以大模型为核心,Agent框架让应用更贴近用户需求[25] - 应用开发思路类似互联网早期,强调快速实现和小步快跑[25][26] 机器人产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短期内难以产业化,实验室探索可行但落地需聚焦实用场景[5] - 机器人发展分三阶段:基础移动能力(3-5年)、加装手臂(再3-5年)、双足结构(遥遥无期)[34][35] - 机器人产品需跨越从Demo到稳定可复制产品的三大鸿沟,每个阶段可能耗时数年[36] AI技术应用实践 - 全员AI转型成为趋势,组织需调整考核体系和岗位设置以适应新技术[40][42] - AI特种兵模式兴起,非技术人员可通过AI工具快速完成编程等复杂任务[40] - 技术最内核部分往往变成公用基础设施,商业价值体现在应用层面[13] 全球化视野 - 中国科技企业国际声望提升,应用开发能力在全球具备明显优势[8][9] - 创业者应多关注硅谷生态和GitHub创新,结合中国执行力实现软件出海[44][46] - 硬件出海是中国公司的重要机会,需重视合作伙伴关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