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调整 - 阿里重新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进入"二次创业"状态[4][6] - 公司精简业务单元从六个缩减为两个,简化决策流程以提升效率[6] - 新任CEO吴泳铭提出"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方向[6][9] 管理层变动 - 蔡崇信2023年6月回归担任董事会主席,强调CEO负责运营而自己定位为资源支持者[3][9] - 吴泳铭9月接任CEO并兼任多个业务板块负责人,拥有产品技术运营复合背景[8][9] - 蒋凡出任新成立的电商事业群CEO,整合国内外电商业务[10][11] 电商业务发展 - 淘天和国际数字商业贡献公司近60%营收,其中国际业务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增速[11] - 淘宝调整策略从低价竞争转向扶持优质商家,推出全球包邮计划覆盖12个国家和地区[9][18] - 速卖通聚焦新市场拓展和品牌补贴,成为国际业务增长主要动力[19] 云计算与AI布局 - 阿里云亚洲规模第一全球第四,2025财年Q4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18%[13][18] - 通义千问大模型全球下载量第二,最新Qwen3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技术[13][14] - 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超过过去十年总和[23] 技术产品矩阵 - 形成云计算(基础设施)、通义千问(模型层)、夸克&钉钉(应用层)的完整AI产品体系[13][15] - 钉钉定位企业端核心AI应用,夸克升级为"AI超级框"拓展生活场景[15] - 通过投资MiniMax等公司和内部"旧城改造"推进AI与业务融合[15][16] 国际化进展 - 国际数字商业板块包含速卖通、Lazada等6个平台,但尚未实现盈利[10][19] - 土耳其Trendyol成功案例显示本地化运营策略[9] - 面临地缘政治和贸易战挑战,80%收入仍依赖中国市场[24]
61岁蔡崇信,带着阿里开始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