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政府与资本视角,看科学仪器成果转化之困——访北京市政府参事索继栓
仪器信息网·2025-06-03 14:22

文章核心观点 -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3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科学仪器行业尤为突出 [3] - 破解"成果转化之困"需政府与资本协同发力,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实现突破 [8][9] - "耐心资本"将成为重塑科学仪器行业逻辑的关键力量,需聚焦原始创新与长期价值 [10] -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需构建"专业+跨界+实战"的新型培养体系 [12] 科学仪器行业现状分析 - 行业呈现结构性矛盾:中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高端领域80%依赖进口 [5] -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分布分散,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5] - 年产出数百万项科研成果,但转化率仅20%-30%,与发达国家超60%存在显著差距 [3] 成果转化主要瓶颈 - 创新端与产业端割裂严重,资源分散且协同不足 [5] - 资本投入不足,传统资本更倾向短期变现的Pre-IPO项目 [10] - 行业"小、散、乱"特征制约领军企业培育 [10] - 人才结构单一,缺乏兼具技术能力和市场洞察的复合型人才 [12] 政府角色与政策建议 - 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解决"卡脖子"难题 [7][8] - 需通过顶层设计明确战略方向,整合产业资源与应用场景 [8] - 完善资金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突破市场准入和融资瓶颈 [8] - 重点营造创新生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9] 资本介入路径 - 前期引导资本投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前沿研究 [8] - 中后期通过资本运作开展生态并购,培育龙头企业 [8] - 国科控股采用"有所不为有所为"策略,专注战略新兴领域 [11] - 项目评估聚焦原始创新价值、行业影响力和市场规模三大标准 [10] 创新驱动发展 - 基础研究突破需与体制机制创新并重 [11] - 应构建"实验室-生产线"的高效转化通道 [3] - 需运用AI等新技术构建创新联合体 [8] - 通过股权激励等模式调动各方创新积极性 [10] 人才培养改革 - 高校需突破专业细分局限,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12] - 强化实践育人理念,提升AI技术应用能力 [12] - 建立市场化产教融合机制,共建新产业研究院 [12] - 促进科学家与产业专家双向链接,培养跨界人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