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规模与特点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首批共有33家主流品牌、124款车型参与,车型售价跨度覆盖5万至50万元,涵盖轿车、SUV、皮卡及MPV等多种车型[3] - 政策协同更紧密,延续车购税、车船税减免政策,叠加地方购车券、车企让利及以旧换新补贴,综合优惠幅度进一步提升[4] - 服务网络更下沉,要求车企、充换电企业、保险公司等在县域提供维修、救援、电池检测等全周期服务[4] 参与车企与车型趋势 - 自主品牌中比亚迪有11款车型、长安汽车(含阿维塔)15款、东风10款、吉利超10款车型参与下乡[5] - 新势力车企如零跑、小鹏、蔚来、理想均有车型加入,高端车型如Model 3、Model Y、理想L6首次出现在下乡推荐目录中[5] - 高端化、高价值新能源车型加速进入农村市场,蔚来、极氪、岚图等高端新势力部分车型位列其中[5] 农村市场需求与车型覆盖 - 车型覆盖范围广,包括普及型轿车、家用SUV、实用性皮卡及商用车型,如岚图梦想家高端新能源MPV[6] - 农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和接受度稳步提升,为新势力高端产品推向县域市场创造有利条件[5] 活动成效与市场渗透 - 5年来下乡活动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举办29场专场活动及上百场巡游巡展[7] - 农村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逐步消除对新能源汽车的疑虑,为市场持续渗透打下基础[8] - 2024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87.1万辆,零售渗透率为51.57%,但增长未实现实质性飞跃[9] 下沉市场增长潜力 - 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在特大城市销量占比下滑4个百分点,未来增长动能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10] - 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渗透率分别为46.5%、45.2%、40.6%,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递减至27.2%,市场空间巨大[10] - 下沉市场面临产品适应性不足(如通过性、载重能力)及充电基础设施短缺等核心痛点[11] 政策支持与车企响应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如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支持75个县开展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12] - 车企加速下沉战略,长安开发新能源微卡优化农具运输需求,吉利远程超级VAN支持灵活改装[12] - 理想启动"百城繁星计划",比亚迪、零跑增加县级门店,蔚来、小鹏推出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品牌或车型[13] 当前挑战与改进方向 - 部分新能源汽车设计未充分满足农村复杂道路通过性需求,定制化开发有待加强[13] - 农村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认知水平与接受意愿需提升,需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力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