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国标即将出台,划定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底线
第一财经·2025-06-06 10:23
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标准制定 - 工信部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明确组合驾驶辅助系统(2级驾驶自动化)的安全底线 涵盖运动控制 驾驶员监测 系统边界等通用技术要求及审核规范 [1] - 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东风汽车 华为等 项目周期22个月 适用于M/N类汽车 将规范行业测试方法及设备水平 [1][4] 行业现状与风险 - 当前车企普遍推广L2级辅助驾驶 但存在将L2+功能包装为L3级自动驾驶的营销乱象 用户对功能边界认知不足导致安全风险 [2] - 小米SU7事故引发舆论关注 工信部强调车企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 禁止夸大宣传 此次新规是安全监管的进一步落地 [2]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展 - 北京上海加速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小鹏计划2024下半年实现L3软件能力 奇瑞/长安目标2026年量产L3级车辆 [5] - L4自动驾驶商业化提速 Robotaxi周订单达25万单(同比+400%) 特斯拉拟6月启动运营 Robovan/Robotruck领域降本增效显著 [5] 标准实施意义 - 强制性国标将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减少事故 推动企业技术迭代 同时促进测试设备完善 为行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3][4] - 业内共识新规旨在保障技术安全落地 而非限制发展 车企需构建技术冗余与功能稳定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