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 - 我国自2014年起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7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标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 - 2023-2025年中央密集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政治局会议4次提及"人工智能+"行动、安全监管及创新生态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6年强调技术研发 [3] - 地方政府加速跟进,河南、福建等10余省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集中组织人工智能专题学习 [2] Google开启的两次AI浪潮 - 2016年AlphaGo(Google DeepMind开发)和2022年ChatGPT(基于Google Transformer架构)标志两次技术突破,推动全球AI产业迭代 [4] - 我国对应涌现"AI四小龙"(旷视、依图、商汤、云从)和"大模型六小虎"(智谱、MiniMax等),截至2025年505个生成式AI通过网信备案 [4] - DeepSeek等模型性能逼近全球顶尖水平,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4] 大模型投入与盈利现状 - 大模型遵循"尺度定律",性能随规模指数增长:谷歌Gemini Ultra训练成本1.91亿美元,Grok 3消耗20万块GPU [6][7] - 行业加速投资:星际之门/英伟达计划4年各投5000亿美元,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 2025年合计投入3150-3400亿美元 [7][8] - 盈利拐点未至:全球仅22个AI应用ARR超1亿美元,OpenAI累计收入55亿美元仅为融资额(579亿美元)的9.5%,预计2029年收入达1250亿美元方能盈利 [8][9][10] AI出海商业化突破 - 我国AI企业海外收入显著:昆仑万维(91%)、万兴科技(90.5%)、睿琪软件(95%)主要收入来自欧美/东南亚市场 [12][14] - MiniMax旗下Talkie、作业帮Question AI等产品受海外用户青睐,MiniMax 2024年海外收入或超7000万美元 [12][14] - 自动驾驶企业同步出海:萝卜快跑已落地迪拜/阿布扎比,形成"国内国际双线并行"的独特路径 [12][15]
人工智能的新浪潮和商业化
腾讯研究院·2025-06-09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