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政策驱动 - 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GW/184.2GWh,功率与能量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6.5%和147.5%,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为电力储能主力 [1] - 2024年新增投运规模43.7GW/109.8GWh,连续三年保持翻倍增长 [1] - 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实现储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 [1]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储能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陷入"比容量、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循环 [2] - 2024年储能电芯最低成交价跌破0.3元/Wh,系统集成商报价普遍降至0.5-0.6元/Wh [2] - 终端用户面临电费高、能源管理碎片化、设备兼容性差等痛点 [2]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高泰昊能推出4S+C零代码架构平台,实现设备协议零代码集成、流程策略零代码配置、多项目代码统一管理 [2][4][5][6] - 传统设备协议开发需2-3周,零代码平台仅需0.5-1天完成协议点表导入 [4] - 流程策略定制周期从1-2周压缩至1天内,且零bug、零返工 [5] - 多项目代码管理复杂度降低,上百个项目共用一套代码,系统可靠性提升5倍以上 [6] 光储一体机产品优势 - 集成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三大功能模块,构建"发电-储电-用电"闭环生态 [8] - 单机模式支持2-3路光伏接入,离网切换时间≤20秒;多机并联满足大容量用电需求 [11] - 智能能量调度体系提升绿电就地消纳效率,降低30%-40%综合用电成本 [12] - 模块化液冷设计使电芯温差控制在±2℃以内,电池循环寿命提升约20% [13] - 数字孪生运维可提前识别90%以上潜在设备异常,运维响应速度提升60% [13] 行业未来展望 - CNESA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313.9GW(理想场景) [16] - 零代码技术推动储能产品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型,提升与多元场景需求的匹配效率 [16] - 技术创新将推动储能产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16]
高泰昊能零代码架构光储一体机,推动储能产品从“标准化”走向“场景化”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06-09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