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出现单价"5字头"的商办属性大平层,价格仅为同区域住宅豪宅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以价差优势吸引自住需求买家 [1][3][5] - 这类产品通过整层改造、分割散售方式重返市场,具备核心地段、豪华装修、现房销售等特点,但存在商用水电物业费、交易税费高及土地年限缩水等问题 [1][5][9] - 行业专家认为自住性价比和租金回报率突出(租金回报率普遍3%以上),但政策风险与资产保值存在隐忧 [1][11][12] 豪宅市场行情 - 上海豪宅市场独立行情显著:翠湖天地六期备案均价21万元/平方米(当天清盘),绿城潮鸣东方19.5万元/平方米(开盘即"日光") [3] - 同区域豪宅二手房成交单价区间17万-23万/平方米(如绿城黄浦湾、华润外滩九里等),而商办大平层单价仅5.7万元/平方米(260平总价1500万) [5] 产品特征 - 改造自老旧写字楼中间楼层,保留商办属性(商水商电、商业物业费),土地产权剩余约20年 [5][9] - 装修标准高:意式轻奢风格、四玻两腔落地窗、国际一线品牌卫浴/厨房设备 [4][5] - 销售模式为整层改造后分割4套散售,现房交付且装修全配 [5][9] 市场运作机制 - 开发商低价收购核心地段老旧商办项目(黄浦区20年楼龄写字楼散售价5万-8万/平方米),通过法拍渠道价格更低 [9][10] - 改造后溢价出售,赚取价差红利,部分项目已通民用燃气 [9][11] - 销售对象主要为地段敏感型自住客群(年轻夫妇、养老需求)及租金投资者 [11] 政策环境演变 - 2017年上海等16城出台政策禁止"商改住",明确商办用地不得建设公寓式项目 [7][8] - 当前政策执行存在灰色地带:二手商办散售市场监管相对宽松,部分城市(如海南万宁、长沙)已出台商办去库存支持政策 [9][12] 市场表现 - 商办大平层价格持续下行:同地段单价从数年前9万-10万降至当前6万-7万,资产保值性弱于住宅 [11] - 交易成本高企:转手税费显著高于住宅,物业费达十几元/平方米但配套不及真豪宅 [11]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现“骨折价”顶奢大平层!单价仅豪宅三分之一
第一财经·2025-06-10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