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项目概况 - 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于6月13日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项目投产发电 [1] - 基地地处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疆电入渝"特高压第三通道的配套电源项目,采用"风光火热储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 [1] - 总投资547亿元,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 [5] "沙戈荒"基地战略意义 - 国家规划到2030年在"沙戈荒"地区建设总装机4.5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可降低建设成本、修复生态环境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 - 新疆哈密具备独特优势: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12.5%),风区面积占全疆66.3%,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少数可同时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和煤电的基地 [3] - 项目建成后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满足重庆2025年预计用电量1620亿千瓦时的近四分之一需求 [4]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全球最大双曲线钢结构间冷塔、世界首批10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燃新疆高碱煤锅炉、首个200兆瓦级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等 [6] - 打造全国首个"沙戈荒"构网型储能示范项目和最大100%国产化构网型风机 [6] - 采用超超临界技术与深度调峰能力融合,机组主蒸汽压力参数、发电煤耗等指标处于国内同类型先进水平 [7] 环保与社会效益 - 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1.8%,远超"十四五"可再生能源50%的规划要求 [7] - 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污染物排放优于燃气机组标准 [7] - 带动就业2.3万人次,实施"封育保护-生态修复-科技治理"生态方案提升综合效益 [8] 未来规划与影响 - 计划2025年12月实现除光热外全机组投产,年输送360亿千瓦时绿电至重庆 [9] - 将增强跨区域能源互济能力,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民族团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