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定增注资情况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近日完成A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1200亿元、1650亿元,财政部为主要认购方[1][2]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定增计划推进中,四大行合计募资额达5200亿元,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目前落地规模过半[1][3] - 中行、交行定增发行价分别为5.93元/股和8.51元/股,较最新收盘价溢价约11%[1][6] 定增实施细节 - 交行发行141亿股A股,财政部认购1124.2亿元,"烟草系"股东合计认购75.8亿元[2] - 中行发行278.25亿股A股,全部由财政部现金认购[2] - 邮储银行、建行注资金额分别为1300亿元、105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船舶等参与邮储定增[3] 政策背景与时间线 - 2024年"9·24"新政首次提出补充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3] -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已在4-6月发行完毕,5年期、7年期品种各2500亿元[4] - 建行定增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邮储银行获证监会同意,工行、农行可能在明年第二批注资[7] 定价机制与股东权益 - 定增价格打破银行股"不低于每股净资产"惯例,在二级市场定价与1倍净资产间寻求平衡[6] - 交行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财政部A股持股比例达29.86%,A+H股合计35%[8] - 中行控股股东汇金公司持股近60%,财政部直接持股8.64%[8] 资本补充效果 - 注资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9] - 静态测算显示,增资可为四家银行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8] - 交行已发行400亿元TLAC非资本债券,增强风险抵御能力[9]
两家大行率先完成超千亿定增,财政部5000亿注资落地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