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App功能升级 - 1.2版本对首页布局进行优化,将高频使用的"存银行"功能前置至钱包卡片正面,交易功能区展示"收付钱""转钱""充钱包""存银行"四项入口 [3] - 钱包背面升级为运营机构阵地,管理功能从二级菜单前置至一级菜单,操作链路缩短50%以上 [3] - 硬钱包注销流程改进,新增"硬钱包不在身边仍可注销"功能,解决丢失/损坏场景下的注销难题 [12] 双层运营体系成效 - 采用"央行-运营机构"双层架构,央行负责基础设施,运营机构负责兑换及创新服务,当前平均每个用户持有1.6个钱包 [4] - 微信支付/支付宝与关联银行组成联合体参与运营,用户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 [4] - 美团、微信、支付宝的线下受理设备已支持直接扫描数字人民币二维码支付 [5] 硬钱包场景拓展 - 公共交通领域实现突破,青岛/苏州地铁、海南公交等支持"碰一碰"乘车及无网无电支付 [12] - 针对老年群体推出穿戴设备/老年证结合的可视硬钱包,校园场景推出与校园卡绑定的硬钱包 [13] - 即将支持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境外人员支付 [13] 跨境与企业应用 - 已形成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和香港"转数快"互联互通两种跨境模式,与哈萨克斯坦等4国央行签署合作备忘录 [16] - 企业支付领域覆盖非税缴纳、B2B支付及供应链金融,智能合约技术支持点对点到账 [16] - 系统具备跨机构互联互通能力,实现全局业务智能化监测分析 [16] 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将定位从M0扩展至M1/M2以拓宽应用场景,需突破零售型定位限制 [17] - 需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加快法律保障,建议有序扩大试点范围以形成网络效应 [17]
数字人民币App改版亮相
第一财经·2025-06-18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