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行业现状 - 618前夕AI眼镜赛道迎来密集产品上新,各大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竞相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功能涵盖拍照摄影、实时翻译、语音交互等,试图在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 - 618期间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超8倍,线上线下销售全线升温,分析师预测2025-2029年智能眼镜年复合增长率将超60%,2025年中国市场预计出货275万台,同比暴涨107% [8]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20]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价格因素是此前制约普及的主要瓶颈,主流产品定价在2000元至5000元区间,618期间的双重补贴使消费者能以几百元价格体验AI眼镜 [9] - 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式增长 [8] - 二级市场对AI眼镜保持高度关注与乐观预期,影石创新上市后较发行价大涨330%,市值突破800亿元,带动市场对AI眼镜概念的炒作热情 [20] 产品技术痛点 - 续航问题是最大痛点,部分产品在播放声音时续航不足2小时,拍摄时续航更短,雷鸟V3新品AI拍摄眼镜拍摄仅可使用约30分钟 [5][13] - 佩戴舒适度问题突出,部分产品眼镜腿太粗导致佩戴不适,今年新品普遍将重量控制在40g以下,较早期上百克产品有显著改进 [5][11] - 功能体验问题包括漏音、提词器字幕外泄、AI交互不流畅等,部分用户反映产品像是"实验室的半成品" [5][14][15] 厂商竞争策略 - 厂商采取"先完成跑马圈地,再来谈品质升级"策略,快速抢占市场比用户体验更重要 [16][24] - 今年以来多家厂商密集发布新品,包括致敬未知科技、联想、谷歌XREAL、李未可、雷鸟等,形成"百镜大战"竞争格局 [18][19][20] - 厂商将AI眼镜视为未来智能设备生态关键一环,积极构建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力 [25][26] 行业未来展望 - 智能眼镜产品正从基础硬件叠加阶段向智能辅助与智能助理方向发展,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 [21] - 伴随科技巨头持续迭代新产品、AI模型不断升级、波导技术持续创新,AI眼镜起量可能比预期更迅速 [21] - 厂商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进入市场并与用户互动,收集反馈实现快速迭代,功能体验升级需等待后续实现 [26][27]
价格被打下来,AI眼镜就能上桌了?
创业邦·2025-06-22 18:21